粉彩瓷是琺瑯彩之外,清宮廷又壹創燒的彩瓷。在燒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,塗上顏料後用筆洗開,由於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生粉化效果。粉彩瓷在眾多的清宮廷粉彩瓷中,粉彩簡單率直,濃筆艷抹,富貴豪華而別具壹格。紅鳥牡丹是其風格的經典之作。早在清康熙年間,粉彩作為瓷器釉上彩繪藝術已開始了萌芽;到雍正時期,已趨成熟,並形成粉彩裝飾的獨特風格;乾隆時期粉彩已非常興盛。粉彩的藝術效果,以秀麗雅致,粉潤柔和見長,這與潔白精美的瓷質分不開,它們相互襯托,相映成趣,有機地結合起來。
本对小碗造型规整俊雅,秀美端庄,线条柔美,胎釉白胜霜雪,莹润可爱。外壁彩绘花鸟纹饰,风姿绰约摇曳生姿,娇柔妍美,惹人怜爱,多情蜻蜓,欲落还飞,饶添野趣。画笔清秀细腻,设色淡雅逸丽,春色盎然,仿若和风拂面,实醉人心扉,尽显“没骨”之妙,画意可拟徐熙,品相温润似玉,极为珍贵。
壹種傳統的陶瓷器裝飾紋樣,以花卉與鳥類相配組成畫面,故名。清時期景德鎮窯彩瓷上盛行花鳥紋裝飾,如青花枇杷綬帶鳥紋盤,描繪綬帶鳥正在啄食枇杷的生動圖象,成為彩瓷花鳥紋的代表作。清瓷器上的花鳥紋更多地揉進中國畫工筆畫法,普遍,鳥的種類更多,大多棲於枝頭,形態活潑有生氣,使所繪花鳥更加生動逼真。
此对小碗即为乾隆御窑粉彩器物中的一件精绝之作。碗以羼入玻璃白的粉红、鹅黄和呈珊瑚红色的矾红绘制姿态各异花卉,象征美好寓意。御瓷粉彩花卉以逸丽清新着称,世人赞誉无数,时宫中画师为之画稿,交与御窑厂画手绘制成器。蝶飞舞细处妙入毫颠,与北京故宫藏雍正粉彩蝴蝶碗如出一人之手。“蝶”谐音“耋”,取八旬长寿之意。花鸟蝶相映,构成一派延年益寿、生气勃勃的景象。